文章分類 標籤

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大逃亡!流量下滑、廣告無效、手續費狂漲..蝦皮真的還能做嗎?老師用30年日貨電商經驗告訴你答案!


 












🇯🇵【學員觀察】從輔導蝦皮賣家看見..

日貨電商,該如何在艱難的2025找到活路?

最近輔導了不少日貨電商學員,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蝦皮賣家。
有的人剛起步,有的人經營三、五年,也有人做到月營業額破百萬。
但無論規模大小,大家都在問同樣的問題:

「老師,蝦皮真的還能做嗎?」

我的答案其實很明確:

能做,但不能再「照以前那樣做」。
















💡1️⃣ 從「跑單」思維,轉向「品牌經營」思維

許多學員在蝦皮的第一個陷阱是 以為有訂單就代表有生意

事實上,在平台高抽成、流量紅利下降、比價激烈的環境中,
「訂單數」其實不代表「利潤」,甚至常常是越賣越虧。


我常提醒學員:

📊 若你的毛利率低於 25%,其實你不是在賣貨,是在替平台打工。


2025年開始,真正能在蝦皮存活下來的賣家,
都具備一個共通特徵:他們懂得讓客人記得「店」而不只是「商品」。


🧭 賣場品牌,就是你的第一層護城河。

日貨電商特別吃「信任感」消費者願意花多一點錢,
只為了確定那商品真的來自日本,真的用得安心。


讓顧客信任你、願意再次回購,
這就是「品牌」的核心價值。

蝦皮雖然近期流量下滑但換個角度仍是獲客好來源..















💡2️⃣ 別再拼低價,要拼「毛利與專業度」

很多蝦皮日貨賣家最常犯的錯誤是:

想用「日本進貨」去打「大陸供應鏈」的低價。
這場仗,尤其在這以價格導向的蝦皮平台,不用打 因為永遠打不贏。


相反地,我在輔導過的幾位成功學員中發現:

他們反而選擇提高單價、增加專業度、拉高毛利。


例如:

  • 做「日系家居職人選物」,每樣商品都拍實際使用影片。

  • 銷售「日本製保養品」,主打安心成分與開箱體驗。

  • 將「代購思維」轉為「品牌策展」,幫顧客挑選最值得買的日本品牌。


🧩 對蝦皮來說,這樣的差異化反而讓演算法更願意推播。

當顧客認為你的商品「值得信任」,他就不再比價。
而這一點,正是大多數賣家輸在起跑點的地方。















💡3️⃣ 建立「進入障礙」商品,別再做誰都能賣的貨

日貨電商要有長期競爭力,
你必須有一批「別人不容易複製的商品」。


在輔導過程中,我通常會讓學員重新盤點商品線,

並依據以下四種條件調整策略:

限定通路品:日本地區限定、品牌授權或展會合作商品。

高物流難度品:體積大、包裝特殊、需要保護運送的商品。

特殊認證品:例如有藥妝許可、NCC/BSMI認證、日本製認證。

故事化商品:有品牌故事、有文化背景、有日本情感連結。


這些產品的共通點就是 有進入障礙、但有長期價值

而這,正是中小賣家能在競爭中站穩的唯一方式。
















💡4️⃣ 老闆本人就是品牌

我常跟學員說:「你就是你品牌最好的廣告。
這也是蝦皮老賣家最容易忽略的一點。


現在的消費者買的不只是商品,而是「人」。
他們想看到背後的故事、真實的經驗與信念。


無論是 Threads、IG Reels、或直播短影片,

你都應該出來說說話:

📹 分享你去日本挑貨的畫面
📷 展示新品的細節與用途
💬 談談品牌理念、介紹用心之處


當客人對你的臉熟悉、對你的聲音有記憶,
他會自然對你的賣場產生信任感。

這種信任,是再多廣告預算也買不來的。
















💡5️⃣ 從平台走向「多通路+私域」的布局

這一年,我看到越來越多蝦皮學員開始把觸角往外延伸:

有人建立了 LINE 官方帳號,開始收集老客人;
有人開了 Threads 或 IG,用故事貼文增加互動;
也有人結合日本現場教學,把內容轉成社群流量。

這些人有個共通點

他們不再讓流量只屬於平台,而是轉為自己的資產。

平台只是「入口」,

品牌、內容、社群,才是「長期關係」。





💡6️⃣ 善用 AI,讓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上

我常提醒學員,AI 不是威脅,而是槓桿。

你可以用 AI 幫你:

🧠 寫初稿文案、再用你的品牌語氣潤飾。
🎨 改善商品圖風格,統一日系感。
📊 分析評論與熱搜,找到下一批潛力品。


重點不是「讓 AI 取代你」,
而是「讓 AI 幫你節省時間、去做更需要人的溫度的事」。
















💡7️⃣ 老師想說的話

2025 的電商市場真的不輕鬆。
廣告貴、流量亂、抽成高、平台變。

但有件事永遠不會改變
消費者依然在尋找「他信任的品牌」與「有溫度的人」。


所以,當別人還在抱怨蝦皮不好做的時候,

我希望你能靜下心問自己:

「我有沒有開始經營讓人信任的品牌?」
「我有沒有讓顧客覺得,我懂他想要的日本生活感?」


當你願意從賣貨走向經營,
你就不只是電商賣家,而是品牌經營者。


📦 結語:

蝦皮不會消失,但紅利會轉移。

日貨市場不會退燒,但會更具挑戰。

對正在努力的你來說,這不該是壓力,

而是一次轉型、一次超越自己的契機


你不需要跟別人比快,

但你一定要先學會 讓顧客記得你,信任你。


#日貨職人 #蝦皮經營策略 #品牌信任 #電商轉型 #AI工具應用 #大倫老師觀察 #日本市場布局



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🇯🇵 買賣日貨,正是時候|大倫老師 30年日貨經驗 × 市場洞察



🇯🇵 買賣日貨,正是時候。

2025年的秋天,日本觀光廳公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報告:

今年7~9月期間,訪日外國旅客的總消費金額高達 2兆1310億日圓
其中台灣旅客的消費額突破 3020億日圓,年增 10.7%,穩居第二名、僅次於中國。

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信號。

台灣人不只是愛前往日本旅遊,而是「越買越懂買
我們開始懂得挑選品牌、注重品質、追求情感連結,
而這股「精準消費」的力量,正推動整個日貨市場再一次升溫。

哈哈~老師近期常說:
現在代購業者變優雅不再是扛水微波爐..而是賣起精品包。
















資料來源:日本觀光廳
インバウンド消費動向調査2025年7-9月期の結果について
https://www.mlit.go.jp/kankocho/content/001964825.pdf




💡老師觀察:三個日貨電商黃金契機

1️⃣ 匯率紅利仍在,但要學會「換時間」而非只換價差

日圓仍在低檔徘徊,1日圓兌新台幣僅約 0.203

這代表什麼?

對多數人來說是「便宜」,但對真正懂經營的人來說,
這是一段 可以用來投資未來的時間差

趁現在日圓低,去日本談代理、累積品牌素材、建立供應鏈,
等匯率反彈的那一天,別人還在算成本、你已經在賺品牌。















2️⃣ 旅日客的購買經驗,正在變成電商需求

報告顯示,住宿與餐飲支出上升、購物支出略降,
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日本「體驗」更多,但回國後仍會「補買」。

許多旅客回台灣後上網尋找在旅程中沒買到的商品,
而這,就是日貨電商最真實的商機。

讓你的賣場成為他們「延續旅日記憶」的地方,
商品不只是商品,而是那段旅行的溫度。













3️⃣ 品牌與信任,是日貨電商的決勝點

當人人都能代購,差別就不在價格。
消費者最終選擇的,是他信任的賣家。

你要讓客人覺得:「在你這裡買,不只是方便,而是安心


所以我常說:

👉 「聚焦品牌」比什麼都重要。

無論是你經營的日系保養品、職人雜貨、或小眾時尚,
當客人因為你的專業與真誠記住你,
那就不是一次交易,而是一段關係的開始。















🌏 延伸觀點|2026經濟展望 × 日貨電商該怎麼走

1️⃣ 全球經濟放緩,但消費升級正在發生。

通膨讓人更理性,但也讓「值得買」的東西更有空間。
做電商的你,要從「賣商品」變成「幫客人選好商品」。


2️⃣ 市場分散是挑戰,也是機會。

日本品牌希望走出亞洲、走向全球,
而台灣賣家熟悉文化、懂語言、有創意,
正是最好的合作橋樑。


3️⃣ 消費行為轉向體驗與信任。

無論是你在 蝦皮、獨立站、還是 FB、IG、Line群 ....
下一步要思考的不是「流量去哪裡」,
而是「客人為什麼記得你」。















🍂老師想說

經濟變動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還在等「市場回來」。
真正有韌性的經營者,是懂得在變化裡找到方向的人。
這個時代不再是誰貨多誰贏,而是誰懂得「經營信任」。


🌟日圓在低點、旅日熱度回升、品牌信任高漲
這不是觀望的時候,而是布局的時候。


最美的風景,永遠留給願意踏出那一步的人。

讓我們一起,把「日本的熱」變成「你的機會」。

#日貨職人 #大倫老師觀察 #日本市場趨勢 #旅日消費力
#電商布局時機 #品牌經營 #2026經濟展望



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

🌿日貨電商創業|敢試、敢錯、快速調整,是你走得更遠的關鍵




















💬 學員問老師:我該不該創業?

👩‍🎓學員(有點猶豫地問):

老師,我一直在想…我是不是真的適合創業?

有時候看到別人開始做,我也會心動,
但又會想…我準備好了嗎?
我怕做不好、怕失敗、怕浪費時間。


👨‍🏫大倫老師(笑著回答):

我問妳,妳聽過那首最近很紅的歌《沒出息》嗎?
裡面有句歌詞:「你在哭什麼哭、沒出息。」
雖然有點嘲諷,但其實…
它唱出很多人心裡的現實
我們不是不懂、不是不會,而是「不敢」。


👩‍🎓學員(點頭):

嗯…我好像就是這樣。
一直在看、在學、在想,但就是不敢開始。


👨‍🏫大倫老師:

妳知道嗎?
世界上最沒有出息的事,不是跌倒,
而是明明想改變,卻永遠停在起點。

創業不需要一開始就完美,
也不需要「準備好」才行動,
市場不會等妳準備好,但它永遠在等願意行動的人。

妳需要的不是完美的計畫,而是願意先試試看的勇氣。

錯了再改,慢慢調整。
只要妳肯走,方向就會越來越清楚。


👩‍🎓學員(微笑):

那…老師,如果我真的開始了,一定會很辛苦吧?


👨‍🏫大倫老師(語氣堅定卻溫柔):

會。

但那種「自己努力後慢慢看到成果」的成就感,
是任何影片、課程、別人說的成功故事都給不了妳的。













敢試、敢錯、快速調整,是你走得更遠的關鍵
一場屬於每位日貨電商創業者的勇氣修煉


中午在星巴克,學生問我:「老師,我適合創業嗎?」
我笑著回答:「沒有人天生準備好,只有願意開始的人。」

在帶過上千位學員的日貨電商創業路上,我看到許多不同的故事。

有人懂得控制風險、在錯誤中修正方向,於是越做越穩、越來越有信心;
但也有不少人,因為害怕風險、害怕犯錯,而選擇停下腳步

結果,不是輸在能力,而是輸在「不敢」跨出去


💬 創業,不是盲目的勇敢,而是有策略的冒險。

在創業過程中,風險一定存在。
但決定你能不能勝出的,往往不是風險的大小,
而是..你是否具備「面對風險的心態」


學會觀察市場、懂得設定目標、能在失誤後快速調整,
這些,才是讓你走得更穩、更久的真正能力。


所以請記得:

🌱 敢試,是行動的開始。

🌱 敢錯,是學習的契機。

🌱 快速調整,是成長的關鍵。


這世界不會等你準備好。
但當你願意邁出那一步,一切就會開始變得不同。




💡 你必須知道的五件事

為什麼「勇敢創業」是人生中最值得的旅程

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,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。
不論你正準備開始、還是在經營途中迷惘,這五件事,會讓你重新找回方向。

1️⃣ 家人的支持,是穩定的力量

 創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場,有時一句「加油」就是前進的燃料。


2️⃣ 突破思維框架,保持開放心態

 不要怕學新東西,不要排斥不同做法。每一次的更新,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。


3️⃣ 抓住機會,並勇於承擔

 沒有人能永遠準備好。機會往往藏在行動之中。


4️⃣ 創造價值,深入了解客戶需求

 真正成功的商業模式,從不是「賣出」,而是「被需要」。


5️⃣ 創業,不論成敗,都是最值得的旅程

 你會學到市場的脈動、人的溝通、資金的運用,

 更重要的是,你會認識一個更堅定、更成熟的自己。




💬 所以我想問你:

你是否也已經準備好「敢試、敢錯、再出發」的勇氣

願每一位在創業路上的你,都能學會駕馭風險,而不是被風險擊倒。
讓我們一起,用行動、用學習,去實現那個你心中最想成為的樣子。

#日貨職人 #勇敢起步 #學會控制風險 #快速調整是競爭力
#創業是一場修煉 #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#敢試敢錯敢成長




















*延伸閱讀: